三坐標測量機(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ing,簡稱 CMM)是 20 世紀 60 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高效的精密測量儀器。它的出現,一方面是由于自動機床、數控機床高效率加工以及越來越多復雜形狀零件加工需要有快速可靠的測量設備與之配套;另一方面是由于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數字控制技術以及精密加工技術的發展為三坐標測量機的產生提供了技術基礎。
測量機的發展可劃分為三代:
第一代 初級階段
世界上第一臺測量機是英國的 FERRANTI 公司于 1959 年研制成功,當時的測量方式是測頭接觸工件后,靠腳踏板來記錄當前坐標值,然后使用計算器來計算元素間的位置關系。到 20 世紀 60 年代末,已有近十個國家的三十多家公司在生產 CMM,不過這一時期的 CMM 尚處于初級階段。
第二代 深入階段
隨著計算機的飛速發展,測量機技術進入了 CNC 控制機時代,完成了復雜機械零件的測量和空間自由曲線曲面的測量,測量模式增加和完善了自學習功能,改善了人機界面,使用專門測量語言,提高了測量程序的開發效率。西安愛德華測量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建忠博士從上實際70年代開始,就專業鉆研坐標測量技術。1986年宋建忠博士被國家教委推薦赴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于世界著名的三坐標測量技術專家Prof.w.lohe,研究數據及測量方法,其后又在德國著名生產三坐標測量機的廠家負責技術開發工作,在此期間對測量機的結構設計和控制部分做了深入的研究。
第三代 邁向成熟
從 90 年代開始,隨著工業制造行業向集成化、柔性化和信息化發展,產品的設計、制造和檢測趨向一體化,這就對作為檢測設備的三坐標測量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提出了第三代測量機的概念。
其特點是:
1、具有與外界設備通訊的功能;
2、具有與 CAD系統直接對話的標準數據協議格式;
3、硬件電路趨于集成化,并以計算機擴展卡的形式,成為計算機的大型外部設備。
在這一時期,國內精密測量儀器得到了迅速發展。1995年,宋建忠博士開發出自己的測量機系列——SKM系列,立即在行業內引起轟動。1997年,宋建忠博士回國后成立了西安愛德華測量設備有限公司,成為國內較早的專業從事光機電子一體、多維坐標測量機生產與研發的專業企業。宋建忠博士把德國乃至世界上三坐標測量機生產方面的先進技術融于自己的產品設計當中,并迅速開發出第一代三坐標測量機MCMS系列,填補了國內計量儀器生產制造的多項空白,推進了我國工業精密儀器測量技術迅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愛德華測量MCMS系列坐標測量機仍應用于國內眾多企業。
經過多年發展,三坐標測量機已廣泛用于機械制造業、汽車工業、電子工業、航空航天工業和國防工業等各部門,成為現代工業檢測和質量控制不可缺少的萬能測量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