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數火焰原子吸收法是近年來報道較多的一種新的測定方法,該技術根據常規進樣原子吸收信號開始時隨時間增大,停止進樣時隨時間而減少這一特點而建立的,靈敏度較常規法提高數10倍。任慶余等將微量脈沖進樣技術和導數火焰原子吸收法結合,用于面粉中Cu、Fe、Zn量的測定,進樣分別為200、150、150μL,檢出限分別為01019、01058、01013μgΠmL。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分析的基礎研究進程與研究人員
趙文霞等建立了將導數技術與常規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聯用測定粉煤灰中微量銅、鉻的導數2原子吸收光譜法。其靈敏度比常規方法改善15.9倍(Cu)和14.7倍(Cr),檢出限降低4.3倍(Cu)和3.2倍(Cr);楊惠芳等將表面活性劑-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增敏效應應用于導數火焰原子吸收法測定中成藥杞菊地黃丸中的銅,特征濃度和檢出限可獲得1~2個數量級的改善;龐玉英等和張萍分別采用非共振線背景校正技術消除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譜儀測定醬油中鉛量時氯化物的干擾;黃振鐘等用嶺回歸法校正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譜分析中In252.137nm對Co252.136nm的吸收線重疊干擾,對合成樣品中Co和In量進行了同時測定,結果令人滿意;董亦斌等提出了催化動力學用于火焰原子吸收分析的基本原理,并用于痕量銀的測定,獲得滿意結果。劉文涵等研究了原子吸收硫化鋅法間接測定半胱氨酸及精氨酸絡合反應的機理;楊恒銳等探討了含氧有機物對堿金屬原子吸收光譜吸光度的影響規律。姜曲鎮較詳細地討論了火焰原子吸收法光譜測定鈣的影響因素及其校正方法。
如何快速有效地處理樣品是原子吸收光譜分析中工作者們永久感興趣的課題,因為樣品預處理在原子吸收光譜分析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劉立行及其所在的課題組在這方面做了一些有意義的工作,他們提出的非完全消化法是一種簡便、快速的樣品預處理技術,消化溫度低、用酸量少、耗時短,已用于測定蛇蛻及蟬蛻、羊腎及羊肺、銀杏葉、榛子及向日葵、糧食、蕎麥、瓊脂和清漆中的多種微量元素。馬玲也用此方法測定羊肉中Ca、Fe、Mn、Cu、Zn等5種微量元素。利用微波增溫、增壓消解試樣是對經典化學預處理技術的重大革新,其顯著特點是熱損耗少、能量利用率高,消解能力強,樣品分解徹底,一般在幾分鐘即可消化完全,試劑用量少,空白值低,結合微波消解FAAS分析的報道已越來越多。
轉載請標示:重慶優昂機電-光譜儀